高知藩士出身。早年在吉田东洋门下参画和活跃于藩政。初为藩的郡奉行,后升任大监察、仕置役,庆应3年(1867年)任参政。维新前,作为土佐藩的代表,与后藤象二郎一起为国事奔走,秉承山内容堂公之意,在二条城会见德川庆喜,促成大政奉还的实现。明治维新政府成立后,历任徴士参与、制度事务挂、议事政体取调所御用挂、学校御用挂,参加起草《五条誓约》,从"公议政体论"的立场进行润色修改。明治3年(1870年)任土佐藩权大参事,与大参事板垣退助一起坚决实行藩政改革。明治3年再度出仕新政府,任文部大辅、司法大辅,明治6年政变(征韩论争)时辞职下野。明治13年(1875年)任元老院议官,复归政府。以后历任参议兼文部卿、参事院议长、宫中顾问官、枢密顾问官等职。明治17年叙子爵。
人物生涯幕末
天保6年2月5日(1835年3月3日)生于土佐藩高知城下弘小路(今在高知县高知市)的上士家庭,出身土佐藩家老福冈家的支系,土佐藩士福冈孝顺(家禄100石)的次子。安政元年(1854年)拜在吉田东洋门下,与后藤象二郎、板垣退助一同求学,并深受吉田思想的熏陶。安政5年(1858年),吉田东洋重掌藩政,福冈孝弟被起用为土佐藩大监察(大目付),与后藤象二郎等人结成少壮革新派"新大势组",致力于推进藩政改革。反主流派的土佐勤王党虽然遭到弹压,但文久2年(1862年),吉田东洋被勤王党暗杀,福冈等革新派失势。
文久3年(1863年)任土佐藩藩主山内丰范的侧役(近侍),八月十八日政变后,佐幕派强势肃清尊攘派,隐居的山内容堂返回藩国重掌实权,福冈亦随之复归藩政指导部,任大监察、仕置役(执政),竭力推动公武合体运动。另一方面,他与坂本龙马及海援队、陆援队合作,以前藩主山内容堂为中心,通过藩营商社开成馆推进"殖产兴业"政策。庆应3年(1867年)任土佐藩参政(国相),主导以幕府为中心的公议政体论的藩论,实现大政奉还以及与萨摩藩之间缔结萨土盟约。同年,他与后藤象二郎劝告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奉还大政,与武力讨幕派的萨摩藩和长州藩对抗。
荣典明治元年闰4月21日-从四位下。
1881年(明治14年)6月30日-正四位。
1881年(明治14年)7月16日-勋二等。
1882年(明治15年)11月1日-勋一等旭日大绶章。
1884年(明治17年)7月7日-子爵。
1884年(明治17年)12月27日-从三位。
1887年(明治20年)4月12日-正三位。
1889年(明治22年)11月25日-大日本帝国宪法发布记念章。
1897年(明治30年)7月2日-从二位。
1906年(明治39年)4月1日-勋一等旭日桐花大绶章。
1911年(明治44年)5月30日-正二位。
1912年(大正元年)8月1日-韩国并合记念章。
1915年(大正4年)11月10日-大礼记念章。
1919年(大正8年)3月7日-从一位。